买东西留了联系方式,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就源源不断地找上门——这一现状有望得到整治。昨天(8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发布《通信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共八章四十四条,包括总则、服务规范、商业性短信息和商业性电话管理、用户投诉、法律责任等章节。其中明确指出,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
未经用户同意不得发送商业短信刚在商场的店铺办理会员,预留了手机号和邮箱等信息,不久后频频收到各种店铺的推广电话和邮件,让不少人感到困扰。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年第2号)》显示,今年一季度,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受理用户关于骚扰电话的投诉共计件;受理用户关于垃圾短信的投诉有件。
针对以上问题,工信部拟出台新规治理。《征求意见稿》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用户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用户未明确同意的情况视为拒绝。用户同意后又明确表示拒绝接收的,应当停止。
并且,短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擅自改变电信网码号用途,不得将用于发送业务管理和服务类短信息的端口用于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无正当理由不得对用户接收业务管理或者服务类短信息进行限制。
《征求意见稿》还强调,短信息服务提供者、语音呼叫服务提供者违反上述规定的,由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向社会公告;情节恶劣的,吊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并回收相应码号资源。
除了服务提供方,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也应当建立预警监测、大数据研判等机制,通过合同约定和技术手段等措施,防范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发送的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的商业性电话。如果发现任何组织和个人存在类似问题,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制止其行为,可视情况限制向其提供新增通信资源或暂停相关服务。
建立全国统一的“谢绝来电”平台为解决骚扰电话问题,有的国家引入了“谢绝来电注册”机制,为明确不愿意接听营销电话和接收广告短信的电信用户提供专门的注册登记渠道。一旦营销企业或个人违反规定,用户可通过相关法律法规获得保护。
自去年3月工信部首次在相关政策文件中提及“谢绝来电”制度以来,《征求意见稿》再次明确,工信部组织建立全国统一的“谢绝来电”平台,引导相关组织或个人尊重用户意愿规范拨打商业性电话。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依托“谢绝来电”平台提供“谢绝来电”服务,采取便捷有效的方式登记用户关于商业性电话的接收意愿,并依据用户意愿和双方协议约定提供防侵扰服务。
此外,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经营者可参照上述规定提供“谢绝来电”服务,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给予其必要协助。《征求意见稿》还鼓励移动智能终端制造商在移动智能终端为用户提供快捷方便的短信息、语音呼叫防侵扰服务。
江西、陕西等地已开展了类似业务,可免费为用户提供专业的骚扰电话拦截服务,实现黑名单、白名单、骚扰电话拦截设置、拦截记录查询、骚扰投诉举报等服务。据工信部6月份通报,“谢绝来电”业务已服务近万全国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