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话机 >> 电话机前景 >> 京沪房产新政落地首个周末看房者明显增多,
图源:视觉中国-VCG
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政策进一步优化。12月14日,北京、上海相继调整楼市政策,包括下调购房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调整普通住宅认定标准等。
其中,北京发布的《关于调整优化本市普通住房标准和个人住房贷款政策的通知》明确,将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含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下调为30%;二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下调为城六区(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区)50%、非城六区40%。房贷年限由目前最长25年恢复至30年。同时,对普通住房认定标准进行优化。
而上海自12月15日起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10个基点,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加30个基点,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50%。同时,优化普通住房标准,不仅剔除了价格标准,也适当提高了建筑面积标准,从平方米提高至平方米。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分析认为,北京和上海同日大幅降低首二套房首付比例,可以缓解购房者前期购房资金压力,促进部分购房需求的释放,有利于提升楼市活跃度。
新政出台后的首个周末,北京和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反响如何?
1北京:看房者明显增多,成交量有所增长12月16日,在北京房产新政“靴子”落地的首个周末,虽然当天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个低温预警,北京早晨最低气温达到-12℃以下,仍未阻止有购房意愿的人看房。
当天9时30分,记者在亦庄招商玺售楼处看到,无论是销售人员和驻场的销售代理已经在案场等候客户上门。10时30分,项目沙盘前已围着多组来访者。
据招商玺工作人员介绍,一般下午的时候,看房者较多。平时一天能接待80组客户,新政后的首个周末能破百组。
在北京新政出台当晚,位于大兴区西红门板块的中建·玖玥府发布海报称:“今夜不打烊”。12月16日上午,中建·玖玥府正式开盘,选房现场位于中建·玖玥府生活体验馆一旁的场馆内。当天11时50分左右,已有组客户选完房子了,而现场仍有一半人在等候选房。该项目的销售人员表示,参与选房的客户有组左右。此外,中建·玖玥府生活体验馆还涌入不少看房者。
同样位于大兴区的绿城晓月和风营销中心,在周六上午也来了不少购房者。当天10时30分左右,记者看到,洽谈区坐满了人。此前,该项目已于11月初开盘。
绿城月和风营销负责人秦喆表示,新政出台当晚,成交了3套房,是前期有意向购买的客户出手买房,新政夯实了他们的购买信心。12月15日下午,客户量相较之前明显增加,当天签约了6套房。“对于本身想买房的客户来说,新政极大地提振了他们的信心。”
位于通州物资学院板块的万科东庐项目已于11月18日开盘。万科东庐的销售人员介绍:“在新政出台当晚,该项目成交了七八套房子。当晚我们盘客,人均接待量可能会达到七八个客户,而之前两周人均仅接待4个客户。当晚9点多,上了一个新访直签客户,政策效果还是很明显的。12月16日有15套房子成交。”
在紧邻万科东庐的北京城建国誉朝华项目现场,销售人员表示:“新政的出台确实会给楼市带来利好。近两天,客户咨询和到访量确实有所增加,成交量也有所增长。未来的市场走势应该会在新政的不断带动下,越来越好。”
“首付比例和利率确确实实地下调了,新政来得很及时,也很给力,想必会增强市场的信心。”前来金融街武夷融御项目看房的购房人李杰(化名)告诉记者,自己之前就从事房产中介行业工作,此次新政的力度还是很大的。
在秦喆看来,这次新政力度较大,从首付比例、按揭利率、贷款年限等方面都有体现,是实实在在的利好。“首付降低了,相应的利率也降低了,同时贷款年限拉长,对于首次置业购房者来说,缓解了购房压力。”
在北京城建国誉朝华营销中心,购房人王任杰(化名)向记者坦言:“首付比例下调了,确实是一件好事。同时,新政还支持降低贷款利率,对于我们想在非城六区购房的人来说,支持力度确实挺大的。”
在万科东庐的销售人员看来,北京新政是普惠性的,整个购房者群体都能受惠。“新政发布后,我们第一时间通知了客户,包括退房、冻资的客户等,他们的反应比较大。随着首付比例的下降,一些还没签约的客户还进行了‘小换大’,比如本来想买73平方米的户型,换成了89平方米的。”
还有些购房者想换房,但是苦于手中的二手房还未卖出,置换链条受阻。“有很多人像我们一样,这次更急于将第一套房子卖掉,再买第二套房子。现在摆在眼前的问题是,房子已经挂出两个多月,依旧没有人看房。借此机会,如果卖不出去,只能再降价,否则无能力筹集置换房屋的资金。”王任杰表示。
此外,新政力度较大,也让部分人对于接下来的政策预期加大。“从长远看,大部分人还是认为政策会越来越松。客观来说,如果购房人还是觉得房价会继续下行,那就可以再等一等。”上述金融街武夷融御的销售人员说。
不过,新房市场也存在分化,且由于大雪、寒潮等天气因素影响看房,部分楼盘售楼处的接客量不算太多。12月15日,记者来到了位于旧宫板块的熙悦雲上项目进行了实地探访。当天下午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记者并未看到前来该项目销售处看房的人。对此,该项目的销售人员解释称:“可能由于天气原因导致看房的人较少。”
12月15日下午,记者在金融街武夷融御营销中心看到,断断续续有几位前来看房的人,但基本都是咨询房源情况,购买热情不高。12月16日上午和下午,前来看房的人较15日虽然有所增多,但不算太明显。多位销售人员都在前台等着接待前来看房的客户。
一位金融街武夷融御的销售人员表示,“北京出台房产新政,多少还是会影响到项目销量的,但谁也不能保证具体有多大影响。最近这两天的看房人确实增多了,各种咨询量也有所上涨。”
2上海:销售电话被打爆,售楼处迎大客流上海新政出台后的首个周末,阴冷的天气挡不住购房者的热情,有楼盘的到访量与签约量均达到平时的2-3倍,还有楼盘酝酿收回优惠条款。
“周四傍晚接了七八个电话,基本都是三四个月前就到楼盘看过房的老客户,这段时间持币观望、犹豫不决,一看到新政出台,就表示第二天还想到项目现场看看。周五这天上海大降温,冷风冷雨,要是放在平时,肯定十分平淡,但是刚过去的这个周五,我们一天接待了多组客,是平时两到三倍的量。”李可告诉记者。
他还透露,不仅是到访量瞬间上去了,签约量也达到了平时的两倍,有老客户犹豫了好几个月,结果周五当天就付定金签约了。
这些客户为什么急着签约?李可认为,关键是首付门槛降低了。
“我们楼盘品质属于中高端,有大量的改善型需求客户,他们多是买二套房,过去上海的二套房非普宅首付达到70%,以万元总房款计算,要购房者掏出多万元的现金,这个门槛是相当高的;新政出台后,二套房首付一下子降到四成,许多有一两百万缺口的客户立刻就看到了希望。”
房产中介经纪人吴优则告诉记者,他们将这次新政归纳为“降首付、降利率、降税费”九个字,以便让客户能清晰明了地理解。
吴优长期做市中心“老破小”的生意,过去一段时间,随着挂牌量的增大,交易的难度骤增,推动成交很难。上海新政出台的第一晚,吴优也接到不少客户的电话。
“其中有客户是一对夫妻,他们之前看房很久,挑挑拣拣,这两天就打算签约了,定下一套内环内的老房子。”
新政规定,五层以上(含五层)的多高层住房以及不足五层的老式公寓、新式里弄、旧式里弄等都算普通住宅,想买市中心“老破小”的首套置业刚需客也多了起来。
“上海市中心的房子有地段优越、生活便利的特点,其实不乏看中这些优点的买家,但过去购入这种市中心老破小的门槛也非常高,这些房子一室户的价格就能超过万元,属于非普宅,现在按照新政来,首付和交易税费都显著降低。”吴优说道。
此外,吴优还表示,有客户之所以急忙签约,也是担心新政后楼市转热,议价的空间就变小了。
12月16日上午,位于上海嘉定江桥板块的楼盘“青云阙”售楼处的沙盘前围满了人,签约谈判区的桌椅也座无虚席,售楼处里的火热场面与外面的阴冷天气形成鲜明对比。
该楼盘的营销人员告诉记者,新政出台后的次日,现场到访人数就达到了平时的两三倍,周六人气更加火爆。为了迎接大客流,该项目周五临时开会做了特别安排,还抽调了不少公司管理人员周末来到售楼处进行一线接待工作。
“我们的户型主力面积是-平方米的3-4房,既能满足改善客户的需求,又正好全部都在平方米以内,落在普宅范围内,加上地处嘉定区,正好能够享受二套房首付款比例最低四成,房贷利率4.4%的新政红利。”上述营销人员表示。
同日,一名为记者带看的新房渠道销售透露,许多合作楼盘正在酝酿取消与中介渠道的合作,还准备收回楼盘优惠折扣。
“过去市场不好,几乎所有郊区楼盘都在跟我们合作,现在这些楼盘都判断市场能回暖,自然不想再给出更多让利了。”他称,已经收到通知,一家原本允许客户首付延期一年付清的楼盘打算收回这一规定,还有一家楼盘的现有优惠方案将在三天后结束。
不过,也有项目还没能吸收这一波政策利好。一家主打高端品质、主力户型在-平方米之间的楼盘营销人士对记者表示:“近两天,我们售楼处的到访量与签约量没有什么变化,尚未见到新政效应。”
“新政的利好还没有那么快传导到高端市场,不过在楼市交易量上升、置换链条转动起来后,迟早都会有改善。”上述新房渠道销售对记者表示。
但他认为,新政短期内不会导致上海房价上涨:“目前二手房挂牌量较大,意味着市场库存偏多,新政能够促进量的去化,对价格不会有太大影响,预计价格中短期内会保持稳定”。
二手房中介吴优也观察到,新政出台后,最大的变化是购房者的观望情绪消散了不少,但房东挂牌价格稳定,“这几天没有一个房东打电话跟我说要涨价”。他认为,像之前几个月那种房价一路下行的局面不会再存在,但购房者也不必忧虑价格短期内会大幅上升。
每经房产整合自新京报、第一财经、国是直通车等
编辑
魏文艺
封面图源
视觉中国-V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