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机

河南48岁农民娶19岁黑人女孩,生两混血

发布时间:2025/7/2 14:05:49   
王家怀讲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bdfcs/zhiliao/

他是河南焦作一个普通农民,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选择远赴非洲打工赚钱,出发的目的和生活的计划都与爱情无关。

她是非洲安哥拉一个普通的黑人女孩,这里极度贫困导致文明的落后,妇女们依旧生活在最底层。

他们原本隔着遥远的距离,文化的差异,语言的障碍,甚至还有29岁的年龄差,但是缘分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它来的时候能冲破一切阻碍。

他叫程小建,非洲女孩叫明嘎。

程小建,年出生在河南省焦作博爱县西金城村,家里世代务农,程小建从小也没有什么宏图大志,学习成绩一般,觉得就留在村里务农也不错。

初中毕业后,程小建就辍学了,之后开始帮着家里务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家里的几亩地虽然赚不了几个钱,但也能让他吃饱穿暖,这样的日子程小建倒是很满足。

随着年纪慢慢长大,家里人开始张罗着给程小建介绍个媳妇,农村娶亲大多讲究知根知底,在同村人的介绍之下,程小建跟一个姑娘结了婚,俩人当时年纪都不过20,再加上文化水平有限,其实关于爱情、家庭、责任这些词汇理解得都不深刻,便觉得就像父母那样过一辈子也挺好。

结婚后不久妻子就怀孕了,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大男孩,直到做了父亲程小建才意识到自己有责任让妻子和儿子过上更好的生活,于是他决定农闲的时候外出打工。

家里那几亩地妻子和父母都能照料,于是春播之后程小建就跟着几个同乡去了城里,因为没学历也没经验,他只能干些力气活,每天都累得筋疲力尽。

给老板打工自然要按时按点,不能说走就走,所以程小建一进城后经常几个月都不回家,有时候好不容易回家一趟,没待几天又着急忙慌地走了。

其实程小建这么辛苦地在外漂泊,不过就是为了妻子孩子,可是没想到妻子却觉得他不顾家,俩人的感情也越来越淡,甚至后来程小建回家之后妻子跟他都没话说。

果然没过多久妻子就跟他提出了离婚,程小建不是个会哄人的,妻子说离婚他便答应了,此后他便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外出打工的时候就把儿子放在父母家。

程小建有时候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会觉得很沮丧,四十来岁了事业家庭两头空空,既没有老婆孩子热炕头,也没有大富大贵发大财。

然而就在同一时期,远在非洲大陆安哥拉有个叫明嘎的女孩已经慢慢长大,十几岁的她已经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家里一共有12个孩子,她是家中老二。

在这个极度贫困的国家,女孩是没有任何地位的,老酋长可以随便把她们当成赏赐许配给对部落有贡献的男人,她们一生几乎就只做两件事,不停地劳作和不停地生孩子。

明嘎没有上过学,其实她的父亲也仅仅读过两年书,认识字能做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仅此而已。

安哥拉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这里常年干旱,炙热,缺乏干净的水源,疟疾频发。

但是安哥拉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森林等等,是很多国家的原材料进口国。

此外,安哥拉还产乌木、非洲白檀木、紫檀木等珍贵木材,这些都是国内家装家居行业的重要原材料,所以有很多中国人在安哥拉做木材生意,这就需要很多伐木工人,因为对当地人不熟悉语言不通,所以他们更喜欢招收中国人过去打工。

年,程小建就是因为听到了这个消息,于是打算出去试试赚大钱,但是他并不知道这一去会经历什么。

年,程小建经朋友介绍跟一家劳务公司签订协议后踏上了去往安哥拉的打工之路,当时雇佣他们的是一家伐木场,程小建每天要在酷热的天气里不停地挥舞斧头、电锯,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

常年从事体力劳动,身体上的疲累还不足以打到他,但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一种从小到大只听说过的疾病竟然会找上他。

安哥拉的净水资源非常缺乏,在程小建务工的村子里只有一条河提供水源,这里没修自来水管道,更没有什么净水设备,所有村民都秉承着原始的生活习惯,上游打水吃喝,中游洗衣洗脸,下游排污方便。

程小建在国内的城市打工的时候觉得老家的农村环境已经算是很脏乱了,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安哥拉人竟然还在这样生活。

程小建发现村里的女人都会天不亮就跑到河边排队打水,因为早晨时候溪水是最清澈的,于是城小建也跟着她们一起去打水,回来之后再经过沉淀、煮沸,才敢入口。

可即便如此小心,程小建依旧因为体质不同患上了疟疾,要知道这个疾病在我国基本上已经被消灭了,可是在安哥拉却还是个常见病。

程小建急得到处求医问药,可当地人根本不当回事,无奈之下他只能自己掏钱进城去看病。

虽然吃了药打了针,但痊愈之后程小建依旧觉得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为了避免再次中招,他干脆在驻地附近挖了一个大深坑,把河水引过来,用泥土沉淀过滤,之后再煮沸使用。

每天高强度的工作加上水土不服让程小建一度怀疑自己为什么要来受这份罪。当时唯一的希望就是能挺到完活发工资,他甚至还想拿了钱就回国再也不来这鬼地方了。

可没想到工期结束的时候,老板却消失得无影无踪,程小建和工友们四处寻找无果后只能向大使馆寻求帮助,可最后拿到手的也只有块钱工资,跟最初承诺的一个月简直是天上地下。

块钱连回国的机票都买不起,程小建不想这么灰头土脸地回去,于是又在当地开始找工作,兜兜转转地又找了一家中国人开的木材加工厂,工作依旧是伐树,但这个工厂已经有些年头老板人也不错,程小建觉得他应该不会跑路于是便在这里安定下来。

在安哥拉伐树需要注意一个细节,有些树是属于私人农场主的,或者是某个部落的集体资产,如果不小心砍伐了这样的树是要赔钱的,而且价格不菲。

可是硕大的森林里,树木密密麻麻根本无法区分哪些树能砍哪些不能砍,为了避免错砍赔钱,很多伐木工都在当地雇佣向导,这些向导性价比非常高。

程小建就这样认识了一个当地的老大哥,俩人很快成了朋友,程小建还跟着他学会了不少安哥拉语言。

老大哥还热情邀请程小建来到家里做客,而他们家里能拿出来的唯一待客之物就是一整锅的木薯,程小建则每个月付给老大哥约3万宽扎(约人民币)的报酬,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原来这个十几口人的大家庭每年的开销不过人民币,但这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他们一家人住的还是茅草房。

即便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这一家人也很少愁容满面,特别是他们的二女儿,出生于年,瘦瘦小小的,每时每刻都在忙个不停,每次看到程小建都会礼貌地露出一排小白牙。

姑娘名叫明嘎,其实程小建第一次看见她就有了心动的感觉。明嘎则觉得程小建给了父亲一份工作,所以每次他来家里都会很热情地招待他,一来二去俩人便熟络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程小建决定要跟老大哥提亲,没想到岳父这关很容易就过了,可到了明嘎母亲这里却遇到了障碍,毕竟要把女儿嫁到遥远的中国,总要慎重一些。

但最后还是岳父做主,年在安哥拉当地为他们举行了简单而温馨的婚礼,相对于很多同龄女孩被草草送去夫家,明嘎在当地已经算是嫁得很风光了。此时,明嘎才19岁,而程小建已经48岁,两人足足差了29岁。

结婚后程小建并没有带着明嘎一走了之,一方面是因为这边的工作合约还没到期,另一方面他总觉得既然娶了人家女儿,以后就是一家人,总该为家里做点儿什么。

在此之前,因为这份工作相对稳定,程小建已经有了一些积蓄,其中一部分他寄回了老家,另一部分便拿出来决定帮明嘎家里盖房子。

程小建放弃修葺原本已经四面漏风的茅草屋,而是给明嘎一家盖了一栋水泥砖房,还加上了彩钢的房顶,遮阴避雨还非常结实。

在当时村里,只有村长和几个富户家里是砖房,这下老大哥走到哪儿都能迎来羡慕的目光。

不仅如此,程小建还给明嘎的兄弟姐妹们都买了新衣服,每一套都很合身,明嘎说她从小到大都没穿过新衣服。

为了解决明嘎一家的温饱问题程小建也是使尽了招数,毕竟自己能力有限也拿不出太多钱,也不是长远之计,于是他尝试教明嘎的妈妈种菜,这样起码能丰富一下饮食营养。

此外,程小建还给他们买了发电机、电视机、洗衣机等家具家电,同时程小建知道岳母担心女儿远嫁之后再见很难,便给他们买了一台智能手机,还一点点地教他们怎么用。

虽然当地还没通网络,但程小建还是给他们办了电话卡,方便他们以后到镇上找有网络的地方给他们打视频电话。安排妥当一切后,程小建才安安心心地带着明嘎回到中国。

最初,程小建告诉家里自己打算娶一个外国姑娘,而且还比自己小29岁,父母都很担心他是不是在外面被骗了,可是当他们真正见到明嘎的那一刻便彻底打消了这个顾虑。

回国之前,明嘎一直努力地跟程小建学中文,虽然她不认识字,但是学得却很认真,第一次见公婆问好的时候也是恭恭敬敬,进屋没多久就要起身干活,勤快、踏实、人又漂亮这样的儿媳妇很难不让人喜欢。

之后程小建又在老家跟明嘎补办了一场婚礼,画上精致的妆,穿上婚纱的明嘎,吸引了全村羡慕好奇的目光。

婚后没多久,明嘎就生下了大儿子,小朋友皮肤有些黑,眼睛大大的,嘴巴鼻子像程小建,甚是可爱。

而明嘎也慢慢融入了中国的生活,她非常聪明,婆婆教她的中国菜一学就会,甚至还学会了几句当地的方言。

年,明嘎又生下了二儿子,两次生产都是顺产,再加上明嘎又年轻,身体恢复得非常快,可是婆婆却坚持要她坐月子,饭菜都是端到桌上吃。

明嘎有一次跟父母视频,说她来了中国后啥也不干,天天就躺着都长胖了。天天躺着倒是不至于,长胖了倒是真的,不仅婆家对她关爱有加,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学校还破格录取了她这位大朋友,教她识数认字,这样的日子她以前在安哥拉想都不敢想。

有人说程小建这是去非洲扶贫去了,可他却一脸的不以为然,还打趣说明嘎就是他们家的福星。

这样能干的儿媳又怎么不是福星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91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