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机

这200条思考,解释了段永平为什么既是企

发布时间:2025/3/16 17:24:58   
白癜风贫困公益援助 https://m.39.net/pf/a_h6ofthd.html

导语:本文专门梳理了段永平经营企业和股票投资过程中的条商业思考,以帮助我们更直接、全面地了解他的“本分”价值观,以及他是如何凭借此成为一名卓越的企业家,同时又成为一位顶尖的投资大师的。

田姗姗

作者砺石商业评论

出品

在武侠小说中,最厉害的人往往不是活跃在江湖、叱咤风云的人,而是“已不在江湖,但江湖都是他的传说”的“隐形大佬”。中国商界也有一位这样的“隐形大佬”。

他就是步步高创始人兼董事长段永平。他在20年前就退出了企业经营一线,如今是一名投资人,经常活跃在雪球上与网友交流投资心得,被网友亲切地叫做“大道”(段永平的网名是“大道无形我有型”)。但他的影响力一直没有远离中国商业界舞台中央。

毕竟,中国企业界内很少有人像他一样身上集齐三大标签。

有5大“门徒”的“商业教父”

段永平有5位大名鼎鼎的“门徒”,分别是拼多多创始人黄峥,OPPO掌门人陈明永,vivo掌门人沈炜,小天才CEO金志江与极兔快递创始人李杰。他们深受段永平的影响,在创业过程中都得到过他的指点和帮助。

OPPO掌门人陈明永、vivo掌门人沈炜、步步高CEO金志江是段永平年创立步步高时就一路跟随的“门徒”。1年,段永平退出步步高经营一线,把公司一分为三,后来发展为如今的OPPO、vivo和小天才三家公司。

黄峥2年去美国留学时,通过“网友”丁磊介绍认识了同是浙大毕业的段永平。6年,段永平用62.01万美元的高价拍下了巴菲特的午餐,赴约时带上了黄峥。黄峥创业做电商、游戏时,段永平不仅给黄峥提供了创业启动资金,还给他提供了丰富的商业经验。他还是拼多多的第一位天使投资人。

李杰在年加入步步高公司做销售,后来成为OPPO印尼负责人。年,他创建极兔速递,而段永平在商业经验、启动资金、人脉关系等各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令人惊奇的是,如今他们的企业都在各自领域成为头部。

拼多多成立至今仅8年,已跟阿里、京东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而且“后来者居上”势头不减。从年活跃用户来看,年拼多多的年活跃用户为8.69亿,已超过京东的年活跃用户数5.7亿。

OPPO和vivo在年进入智能手机领域,从年起一直稳居行业前列。年,OPPO和vivo分别位列全球智能手机行业销量的第3和第5名。小天才在教育电子硬件领域一家独大,无论是教育平板还是电话手表,都远远领先于其他品牌。极兔速递年在印尼成立,4年时间就成为东南亚第二大快递公司。年,极兔进入中国市场,到年其日单量已经超过万,市场份额达到14%,仅次于中通、韵达和圆通,成为中国第四大电商快递公司。

为什么这5家企业都能在各自领域成为头部企业?

分析这5家企业的经营之道,会发现它们有两个共同点:

首先,创业策略都是模仿段永平的创业策略:“敢为天下后,后中争先”,即在产品或者市场的成长期与成熟期之间进入,集中优势兵力,快速切入、跟进,后来居上。

其次,企业文化中都强调“本分”价值观。

OPPO创始人陈明永说,“本分文化是OPPO真正的核心竞争力”。vivo创始人沈炜说,“以本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是唯一核心竞争力”。黄峥在年6月发布第一封“致股东的信”中,强调拼多多的价值观核心是“本分”。极兔速递同样强调“本分”为企业价值观。

这5家企业对“本分”的解释十分相似,包括以下的内容:

?保持平常心,不受外力和诱惑的左右,回归事物本源,做正确的事,并力求把事情做正确。

?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别人,当出现问题时,首先求责于己。

?与人合作,不赚人便宜。

?坚守诚信。

其中,第一条内容“保持平常心,回归事物本源,做正确的事情,并力求把事情做正确”,与“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的“管理的核心就是做正确的事以及把事情做对”有异曲同工之妙。

“敢为天下后,后中争先”的策略,就是段永平在创业中坚持“本分”价值观摸索出来的。

“敢为天下后”的“本分”企业家

段永平有两段创业经历,打造了年代火爆全国的两个教育电子产品品牌:小霸王和步步高。

年,从人大读完经济学硕士学业后,段永平选择南下闯荡,进了中山市一个小电子厂当厂长。他接手的是一个背负万元巨额债务的烂摊子,当时工厂账上资金只剩下元,工人只有十几人。

年,段永平对工厂经营进行了重新规划,确定主要业务是教育类电子产品的开发、研究、生产与销售,主打产品就是“小霸王”游戏机。当时游戏机卖得很火,品牌更是多如牛毛,这是一个市场需求已经被验证的赛道。其中,最畅销的是一款叫“小天才”的游戏机,在质量和价格上都占有极大优势,而后来者“小霸王”游戏机在两个方面都不占优势。

面对这样的竞争格局,当时很多厂家普遍采取打价格战的策略来抢市场份额,但段永平没有急功近利。

他认为,“守住本分”才是致胜关键,而“本分”的关键是提高产品质量。在他看来,所谓“性价比”是产品质量不好的借口。他要求生产、销售、售后各个环节都要做到同行业第一。当时很多品牌的游戏机返厂维修率高达30%,而“小霸王”游戏机,无论销量有多高,始终把返修率牢牢地控制在2%以内。

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段永平花了40万元在中央电视台打出同类产品的第一条广告,广告内容是一个有奖销售活动,“拥有一台小霸王,打出一个万元户”,又称为“小霸王大赛”,极具吸引力。“小霸王”游戏机一炮而红。

年,游戏机市场饱和,段永平看到了国内开始掀起学电脑的热潮,但电脑的生产成本太高,国内一般家庭买不起,而且小霸王也没有生产电脑的技术基础。段永平就把小霸王擅长生产的游戏机和电脑相结合,推出了一款价格只有两三百元的新产品:小霸王中英文电脑学习机。

这是一款兼具学习与游戏功能的产品,学习机的显示屏可连接到已基本普及的电视机上,可以模拟使用电脑的感觉。之后,段永平请成龙担任代言人,并再次在央视投放广告。成龙手捧小霸王学习机说的一句广告语:“同样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小霸王”,让小霸王学习机在全国一炮而红。

年,小霸王的产值超过了10亿元,收入占母集团怡华集团营收的一半以上。可以说,段永平力挽狂澜,把濒临破产的小厂变成了炙手可热的大公司。

根据约定,段永平和怡华集团之间利润是“三七分成”,即他可以拿到小霸王30%的利润,但怡华集团食言了,给他的分成后来变成两成、一成,这种行为已经触及段永平的底线。为了让企业活得更长久健康,段永平想要实行股份所有制,让管理层可以拿到一部分股份,却被集团驳回。

年,段永平选择辞职离开,创立了步步高。不过,第一年里他没有进军自己最有把握的教育电子市场。因为他离开小霸王时,与前老板有一个口头约定:一年之内不进入国内同类产品的市场。本分的段永平遵守了这个口头约定,开始寻找新的市场机会。

年,中国VCD市场火爆,国内有爱多、新科、万利达、金正、先科等品牌,国外品牌有三星、索尼等,还有很多拼装的生产企业。但国产的VCD机质量良莠不齐,质量过硬的国外品牌价格又太高,段永平看到了其中的机会。他再次采取“敢为天下后,后中争先”的策略,进入了火爆的VCD市场,将竞争重点放在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和服务等品牌信誉上,让步步高逐渐成为VCD市场的头部品牌。

之后,步步高延续了这种“敢为天下后,后中争先”的策略,进入了竞争激烈的家庭影院、电话机、学生电脑等市场,逐渐发展为家庭电子产品领域的头部企业。0年,步步高产值突破亿元,占据中国电子产品市场70%左右的份额。

在段永平看来,“敢为天下后,后中争先”是步步高这家创业公司做的正确决策,是坚持“本分”价值观的结果。

他说,“我们实力本来就不强,很难跟世界级的大公司相比。我先看国外大企业做什么产品,而且要看它什么产品好卖,然后我再做什么,这样成功的几率要大得多......进入市场有先后之分,这只是竞争的开始,后来者......在更后面看清对手和市场,更容易看到自己的差距,也更容易少走弯路,只要能找到突破口,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快速切入,快速跟进,后来居上。”

在他看来,“敢为天下后”指的是“做对的事情”,“后中争先”指的是“把事情做对”的能力。

具体到创业实践中,“敢为天下后”指的是产品类别,也就是选择别人已经把市场需求明确了的产品类别,并发现其中的机会;“后中争先”指的是做好产品的能力,“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后来者只有秉持着“不欺骗消费者”的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产品竞争实力的能力,才能“后中争先”,否则就不要进入这个市场。

业务成功站稳脚跟后,段永平开始对步步高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进行设计。他认为,一家企业最重要的事情是更健康、长久,而不是一味追求大。所以,步步高的愿景是“更健康、更长久的公司”。

要想基业长青,企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好的企业文化可以让企业少犯致命性错误,筛选出合适的优秀人才,延续生命力;而企业文化的形成和维持,离不开制度的支撑。

段永平吸取了当年小霸王的教训,在步步高推行股份制,并让管理中层、代理商甚至基层员工都有入股的机会。为了让大家都有动力一起把公司业务做好,他主动把自己的股份从70%稀释到17%,对有能力的员工进行股权激励。他说,“一个企业的成功,功劳肯定是大家的。一个企业的失败,企业家要负主要责任”。

年,段永平对公司进行了改革,把步步高拆分为三家独立的公司,分别交由他的三位“门徒”负责:

?黄一禾负责步步高教育电子业务,主营步步高点读机,学习机。这就是如今的小天才。

?陈明永负责步步高视听电子业务,主营VCD、DVD。这就是如今的OPPO。

?沈炜负责步步高通讯科技业务,主营无绳电话、步步高手机。这就是如今的vivo。

段永平在三家公司各自持有10%左右的股份,其余的股份全部用来奖励员工。在他的影响下,小天才、OPPO和vivo都是全员持股企业,员工持股比例高达60%以上。

1年,段永平急流勇退,宣布退休,将集团所有业务全部授权给陈明永、沈炜等几位得力干将。他依然是各个公司的董事长,但早已不过问企业的具体经营事务,一年只象征性地参加几次会议。

一投成名的“中国巴菲特”

在步步高退休后,段永平转而做起了投资。他曾在6年以62.01万美元的高价拍下了“巴菲特午餐”,惊动了全中国。不过他获得“中国巴菲特”的称号,则是源起于他20年前做出的第一次投资。

1年底,因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网易的股价从15美元大跌至1美元以下,当时高盛都唱衰网易股价会持续下跌,走投无路的丁磊找到段永平诉苦,想把网易卖掉。段永平了解情况后,判断网易价值被低估,劝丁磊不要气馁,建议他做网络游戏。同时,段永平把手上的万美元全买了网易股票,解了丁磊的燃眉之急。3年10月14日,网易股价飙升到70美元,他手里的股票市值在一年多时间里翻了50倍。9年后卖出时,段永平手里的股票市值已经翻了倍以上,净赚一亿多美元。他一投成名。

段永平是零起步做投资,对投资的认识了解多是通过巴菲特写的《致股东的信》和巴菲特、芒格的采访语录。但他的投资战绩足以担得起“中国巴菲特”的称号。

他的投资风格是长期持有几只股票,而且是重仓持股,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结果,多次获得巨额收益。

年,他把从网易、通用电气投资中赚到的钱全投到了苹果,当时苹果股价在40美元左右,还在上涨中,但段永平大胆预言苹果可能会成为一家市值过万亿美元的公司。果然,年8月,苹果正式成为全球首个市值破万亿美元的公司。到年12月,苹果股价在美元左右,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

年,茅台因塑化剂等问题,股价大跌不止。段永平以每股元到元不等的价格,陆续买入茅台的股票。年12月,茅台股价超过元,市值已超过2万亿元。即便已经赚了多倍,段永平依然没有卖掉茅台股票的打算,因为他还未发现可以用茅台股票去替换的好公司股票。

在中国商界,做一家健康经营至今28年的企业,成为中国顶级投资大佬并十年如一日地跟网友分享自己的投资心得,帮助5位创业者做成5家行业头部企业,可能只有段永平了。为什么是他?

为什么他能做好这三个角色?

原因可能跟他的5位“门徒”创业都能成为在各自领域的头部企业的原因相似,在于他坚持“本分”价值观,并且知行合一。

管理的核心命题就是两个:做正确的事情和正确地做事。段永平倡导的“本分”文化,很好地解决了如何解决这两个关键命题。他的“本分”价值观第一条就是“用平常心来思考,回归事情本质,做对的事情,并力求把事情做对”。

这不仅让他自己创业的步步高做到了高速增长和健康长久的经营,还帮助了他的5位“门徒”的企业,为他们在关键时刻提供了做出正确的决策标准,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和持续的高质量成长。

转而做投资时,他也是用“本分”价值观来思考投资和做决策的,坚持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

他深度认同“价值投资”的底层逻辑。

“我非常认同‘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个逻辑。对我来说,这个逻辑其实不是来自老巴,而是来自我自己的内心,只是后来发现老巴也是如此,而且干得很不错,从而坚定了自己的信心。我更认为我喜欢老巴,是因为老巴是我的‘同道中人’。”

在他看来,价值投资才是“本分”之道。从“做对的事情”的角度看,投资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就是买公司的生意,就是买公司未来的净现金流折现”;从“把事情做对”的角度看,投资就是“要看懂公司的生意”。

做企业成功的经验也帮助段永平从本质上看懂生意。他说,“投资和自己经营企业没有什么大区别。不同的地方是,投资时是你认同的人在经营”,“投资很简单,但绝不容易”,“简单”指的是原则简单,就是不懂不做、不投机;“不容易”指的是“搞懂生意”不容易。

同样,“本分”两个字很简单,但绝不容易。段永平很多“简单”的结论是花了很长时间摸索出来的。

本文专门梳理了段永平做企业和做投资过程中的条商业思考(内容大多来自他在雪球网站上的发帖和博文内容),分成“商业逻辑”和“投资逻辑”两个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更直接、全面地了解他的“本分”价值观,以及他是如何通过践行“本分”价值观来做好企业和做好投资的。

商业逻辑

1、关于好公司

(1)好的商业模式加好的企业文化一般是好公司的特征。(-04-17)

(2)所谓“好公司”,是有原则的公司,不是单纯利润导向的公司;是那些知道要做对的事情(或者说,知道什么样的事情不该做),然后去追求高效率把事情做对的公司。事情做对的过程是个学习的过程,谁都会犯错误,好公司也不例外。

(3)有“利润之上”的追求,更容易看到事物的本质,就会更容易坚持做对的事情,或者说更不容易做错的事情,就不大会受到短期的诱惑而偏离大方向。有“利润之上”追求并不是好企业的充分条件,但有“利润之上”追求的企业成为好企业的概率要比一般企业大很多,时间越长差别越大。

(4)“利润之上”的追求指的是,把消费者需求放在公司短期利益前面。多数公司碰到问题时讨论的都是有没有钱赚的问题,而有“利润之上追求”的公司碰到问题时可能会先问一句,“这是对的事情吗?这是应该赚的钱吗?”......其实(当下)差别很小,但20年后差别很大。(-07-10)

(5)正直和诚信——integrity,这是所有伟大企业的共性,也是出问题企业的最大“漏斗”。(-10-22)

(6)真正好的、能持续经营的企业,大多都不是着眼于利润的,利润不过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已。(-01-28)

(7)从5-10年的角度看,CEO至关重要。从10-50年的角度看,董事会很重要,因为董事会能找出好的CEO。从更长时间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更重要,因为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可以维持有一个好的董事会。“长长的坡”不光指的是行业,还包括企业本身能否长跑,所以企业文化很重要。

(8)好的企业和企业家都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没有理想主义做不大,不理解现实走不远。投资其实就是个最好的例子。我们永远都无法找到一个既完美又便宜的公司(股票),我们总是对自己的目标持有两种相反的观点(positive和negative),但这不应该妨碍我们“该出手时就出手”。(-03-08)

(9)好的产品的寿命是非常有限的,好的生意模式可以让好的产品的寿命大幅度提高。(-04-03)

2、好的商业模式

(10)生意模式就是产生净现金流的模式。好的生意模式就是能长期产生很多净现金流的模式。(-04-08)

(11)好的商业模式不应该长期获利平平,但短期有可能。我认为,好的商业模式的定义包含“未来”获利能力强,而“未来”指的是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

(12)商业模式像马,管理层加企业文化像骑师,经营结果就是比赛结果。不过,企业经营不像赛马那么短时间而已。(-12-31)

(13)长期而言(10年、20年或以上),坚持只投好的商业模式、好的企业文化的公司。大概率上是会有比较好的回报的,而且这种投资方法让人很愉快,不需要整天瞎操心。简言之,投资人每次做投资决定时,如果想的是10年、20年的事情,最后的结果很难不好,不然就难说了。要找到自己能想清楚10年、20年的公司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生有那么10个、8个机会就非常非常好了。(-04-11)

(14)享受公司成长远好过心随股动。(-03-16)

差异化是好商业模式的前提

(15)没有差异化产品的商业模式,基本不是好的商业模式。好的公司就是能够持续找到用户“差异化”需求的公司。(-04-21)

(16)差异化是用户需要、但其他竞争对手满足不了的某些东西。(-11-05)

(17)产品没有差异化,最后看到的就是价格战。(-03-03)

(18)差异化越小的产品,越容易陷入价格战。价格战会导致大家为了保持份额而降价,所以结果往往是,大家份额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下来了。(-09)

(19)能够长期维持的差异化就是护城河。(-08-02)

护城河是商业模式最重要的部分

(20)投资就是买未来的现金流(折现),未来现金流(折现)最大的保障就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里最强的就是“护城河”。(-03-30)

(21)没有护城河的生意模式不是好的生意模式,但有护城河的生意未必就一定是好的生意模式。(-06-24)

(22)“护城河”是用来判断公司内在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不是唯一的)。企业文化是“护城河”的重要部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很强企业文化的企业,可以有个很宽的“护城河”。(-05-25)

(23)好的商业模式一般都有很强大的护城河。护城河不是一成不变的,看懂护城河对投资很重要。企业文化对建立和维护护城河有不可或缺的作用。(-10-13)

3、好的企业文化

(24)“长长的坡”不光指的是行业,还包括企业本身能否长跑,所以企业文化很重要。

(25)一个企业要长期做下去,要保持竞争力,要基业长青,就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产品可以模仿,而文化是不可以模仿的。

(26)企业文化是护城河的一部分。换CEO对任何公司都是会有影响的,但企业文化强大的公司往往能选出好的CEO,从而能让公司继续好下去。

(27)投资最重要的3点:Rightbusiness,Rightpeople,Rightprice(分别指好的生意模式、好的企业文化和合适的价格)。前面两点尤其重要,好的生意模式建立在强大的企业文化上。从长期的眼光看(或者叫未来现金流折现的角度看),价钱合适就可以了。(-11-17)

(28)企业文化一般分3部分:mission,vision,corevalue。Mission是使命,也就是企业为什么存在;vision是愿景,指的是大家的共同愿景;corevalue指的是核心价值观,也就是大是大非的问题。(-11-12)

(29)企业初期有一个大的愿景非常重要,差别在于用什么办法去达到。用消费者导向去达到愿景目标是本手。(-10-24)

(30)好的企业文化是能管到制度管不过来的东西,不是个神秘的咒语。制度是强制性的,文化则不完全是。建立好的企业文化非常难,破坏起来非常容易。

(31)好的企业文化可以让企业少犯原则性错误,战略出错的概率低,从而可以走得更远。(-07-08)

(32)发现错马上改,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有强大的企业文化不等于不会做错事。强大的企业文化往往体现在做错的事情的概率相对低、发现得早、改得快。(-03-25)

本分

(33)本分就是要“做对的事情”和“要把事情做对”。(-09-23)

(34)人们往往知道什么是错的事情,只要把错的事情停止做了,就离“做对的事情”更近了一步。

(35)很多人都希望知道把公司做好的秘诀是什么,其实秘诀不是“做了什么”,而是“不做什么”。好的公司都一定是有一个长长的“Stopdoinglist”,就是“不做的事情”。“不做的事情”分两类:一类是谁都不应该做的事情,比如欺骗;另一类是和自己公司的使命和愿景相结合的。(-10-12)

(36)本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看到别人不本分容易,反省自己不本分更难。我们自己的水平大概到了偶尔会反省的地步,所以还要继续努力。(-03-24)

(37)“不赚人便宜”是“本分”的内容之一。当人们提起“双赢”时,可能本能会想只要不吃亏就行。后来发现,要想不吃亏的话,往往需要赚点便宜才能做到。只有在“不赚人便宜”的心态下,才有可能做到“双赢”。所以,我们公司便有了“不要赚人便宜”的文化。(-02-19)

(38)只要能坚持“本分”,很多年后你会很厉害的。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其中“有借有还”就是“本分”,“再借不难”其实是“功利”。当你不再想着“再借不难”时,你就真的“本分”了。(-02-24)

(39)赚了不应该赚的钱,就是不本分。虽然大部分人认为有钱赚就行,但我们公司是属于知道有些钱是不能赚的。如果这类公司越来越多的话,消费者就会安心很多。(-03-29)

(40)如果你赚的是本分钱,你会睡得好。身体好会活得长,最后还是会赚到很多钱的。最重要的是,不本分赚钱的人其实不快乐。(-03-25)

(41)“欲速不达”指的是要做对的事情,不然可能南辕北辙。“唯快不破”指的是把事情做对的能力。(-07)

(42)我们公司在沟通上可能比绝大多数公司的沟通成本要低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碰到难题时,我们能经常先回到“什么是对的事情”,而不是停在讨论“这是不是最好的(赚钱)的办法”上。“本分”这个东西看起来似乎不起眼,但20年到30年后的差异就是,我们公司的现状和当时我们那些竞争对手的现状的差异。我至少还能想起来几十个当年看起来比我们强大很多的对手,从游戏机到学习机到VCD到DVD......(-03-24)

(43)我们总是说,量不重要,利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做对的事情,要找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并想法满足。(-10-06)

(44)本分包含且高于诚信。Integrity(诚信)是承诺的事情要做到,本分是要求自己,即使没有承诺应该自己做的要做到(或者说违反自己原则底线价值观的不做)。本分的企业或人总是让人有好感,值得信赖。(-05-21)

(45)所谓“不对的事情”,其实并不总是很容易判断的。很多不对的事情都是通过长期的思考、别人以及自己的经验教训得来的,比如我们公司不为别的公司代工。所谓“要做对的事情”实际上是通过不做不对的事情来实现的,这就是为什么要有stopdoinglist,意思就是“不做不对的事情”,或者是立刻停止做那些不对的事情。也许每个人或公司都应该要积累自己的stopdoinglist。如果能尽量不做不对的事情,同时又努力地把事情做对,长时间(10年、20年)后的区别是巨大的。(-04-02)

(46)人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2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