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花甲的父母不久前经人介绍,到蚌埠市里的一处建筑工地打工,负责打扫卫生。这是父母亲第二次出门打工,第一次出门是被逼无奈:三个儿子成家立业都需要花钱,仅仅靠种几亩薄田,哪来的余钱呢?那次出门,他们在苏州呆了几年,辛苦劳累,终于把儿女的终身大事都办完了。
慢慢习惯了打工生活的父母亲本不想回老家,可是家中陆续的添丁,他们只好回老家带孩子。这几年我们兄妹几个都能自立门户,挣钱养家了,商量决定让父母亲在家享享清福,地也不让他们种了,都租了出去。
没曾想,种了一辈子地,他们无地可种了还是闲不下来。每次回家,父母亲十有八九不在家,要么被雇去割草,要么被雇去栽树,一天40/50块钱,他们乐此不疲。每天早出晚归,坐电动三轮车东跑西跑,甚至有时还要淋雨。任凭我们兄妹几人轮番劝说,他们就是不听。
一开始父母听说到蚌埠的工地打工,就问我同意不同意。作为家里的长子,他们想问问我的意见。我考虑了一个晚上,想想他们在家风里来雨里去,还不安全,不如找个安稳的活干。我让父亲先去看看情况再说。
第二天,父亲被接去工地。回来后,打活不多,很轻巧,老板人也不错。父亲是倾向去。我也就同意了。
父母亲去的时候是老板开车接去的,我要上班没能送他们。临去之前,我才教会母亲按固定的步骤拨打我的手机。同样不识字的父亲,仅仅会接电话而已。
周末的时候,我要去看他们。给母亲打了电话,母亲却怎么也说不清在哪儿!老板告诉她的地名,经母亲说出来,我在地图上却怎么也找不到。着急之下,我让母亲找个年轻人接电话。正是工人干活的时间,母亲跑了好远,总算找到人,请人帮忙,说清楚了地址。我设置了导航,在市里左拐右拐终于找到了工地门口。出去买菜回来的父母亲看见我,高兴得像两个孩子。
父母亲住在工地的简易房里,老板细心的买齐了生活用品。只是平时没事的时候无聊,我给她们买了一个卫星电视,又从家里把他们一直看的一台小电视带了去。一下午,累出了一身的汗,终于让他们有电视可看了,我的心里也多了一丝安慰。
临走的时候,父母亲把我送到了大门口,一再地叮嘱我路上开车要小心,回到家赶紧回一个电话,报个平安。
几天后,我正在上班,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这个时间打电话,我的心里隐隐升起一丝不安。果然,老板带他们去买工具,回来的时候,老板有事让他们自己坐公交车回工地。老板问行不行,母亲毫不犹疑的回答:管,照!
可是被老板送上公交车的父母亲很快就忘记了该到哪儿下车。稀里糊涂的下了车,立即发现迷路了。慌乱了的父母亲只好找到路上执勤的(现在想来那两个好心人应该是协助指挥交通的吧)警察问路。但是,母亲无论如何想不起来工地在哪儿,说出来的名字,也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万般无奈之中,警察提醒母亲给认识的人打电话。母亲才想起来给我打电话。
问清楚情况,我也急了,准备马上请假开车去找他们。热心的警察想出了办法:问问你儿子知不知道你们住哪儿?母亲让我和警察说话,听到我说出的地名,警察恍然大悟。立即热心细致地指挥父母亲从哪儿坐公交车,坐几站,到哪儿下!我赶紧大声和警察说:打的,让她们打的,只有三站路也得打的。请你们帮忙和出租车师傅说好到哪儿下车。
我不让母亲挂电话,直到警察拦下出租车,把父母亲送上车。母亲才挂了电话。
几分钟后,我再打过去,母亲已经到了工地大门口下车了。母亲笑着感叹:“我的天哪,这不识字真是难啊!你爸说下次再也不出门了!”
一场危机,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消弭于无形之中。我到现在也不知道,那些好心的警察是什么人,不知道他们的样子,更无法感谢他们。或许,永远没有机会感谢,我只能在心中默默为他们祝福。还有就是,一如既往的身体力行给老人让座,尽我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的社会需要每一个人身体力行的践行这一高尚的道德规范,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因为,你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也正是在帮助自己吗?
图文无关图文无关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