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话机 >> 电话机市场 >> 五四青年节,看潍柴这个超燃的团队
传承五四精神、澎湃青春动力,潍柴高热效率柴油机开发团队——
破“极限之限”攀“巅峰之巅”
年4月,潍柴高热效率柴油机开发团队被授予山东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时隔天,潍柴成功将柴油机本体热效率从50.23%提升至51.09%。
该团队荣获潍柴集团年度技术发明奖特等奖,奖励万元。
□梁时英李永超
=0.86
这是一个极限之上再破极限的等式;
这是一次登顶之后再攀巅峰的自我超越;
这是一台“青春发动机”改写全球行业格局的伟大壮举!
当年德国工程师鲁道夫·狄赛尔首创压缩点火式内燃机,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机成功面世,彼时的中国尚处在晚清的衰落期,民族工业在洋务运动的“催生”下艰难萌芽,工业动力之源——柴油机为何物,国人知之甚少。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在这个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中国人一直扮演着“跟跑者”的角色。
热效率水平是一个国家柴油机技术综合实力的核心标志,提升热效率是柴油机诞生年来全行业的共同追求,更决定着各个国家在这个领域的赛道位置。
年9月16日,潍柴动力发布了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突破50%的商业化柴油机,被誉为“人类历史上首次百米跑进10秒”。时隔天,潍柴动力再次把柴油机本体热效率提高0.86个百分点,达到惊人的51.09%,好比是百米跑进10秒后再破极限,进入了9秒时代。
英雄出少年!破“极限之限”、攀“巅峰之巅”的,是潍柴动力一支平均年龄30岁的青年研发团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的制高点在科技,科技创新的希望在青年。”这群潍柴青年淬炼成钢,犹如一台高速转动的“青春发动机”,信念之火、理想之光一经点燃,便喷发出无与伦比的青春创造力,改写了历史的格局,开启了中国人领跑的新赛程。
从揭榜到揭榜
“揭”出底气、骨气和志气
潍柴这台“青春发动机”,不仅朝气蓬勃,更是“术业有专攻”,由发动机产品设计、仿真、开发、试验等领域的多名高水平专业人才组成,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超过80%,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高素质、高学历、年轻化发动机研发人才队伍。
李志杰就是其中的核心成员之一。他笑容腼腆,通身的理工男气质,内敛与执着兼具,但一头利落的半白短发,却与他年出生日期十分违和。
“启动50%热效率项目时,几乎没人相信会成功。”李志杰回忆,时任潍柴动力副总裁兼发动机研究院院长的王志坚召集了十几名博士,对项目进行公开“发榜”时,所有人都低下了头。
沉默了片刻,他站起来“揭榜”:“我做!”
当时李志杰担任性能开发仿真室主任,主要研发方向就是让发动机降油耗、提高热效率,“在这个位置上,我不能不接”。
事实上,揭榜,不仅是李志杰的岗位使然,更是潍柴人不甘落后的“制造强国”使命使然。
年,潍柴当家人谭旭光去欧洲考察了一圈,回来就提出挑战50%热效率。“潍柴是全球最大的柴油机生产制造基地,潍柴的发展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年我就提出潍柴能不能挑战50%热效率?”设想尚在襁褓中,就遭到不少技术专家的质疑,国外那些先进企业都没有做到,潍柴凭什么能做到?
谭旭光从事内燃机相关工作40多年,在这个领域堪称“老资格”,见证了中国企业从艰难起步到一路追赶国际巨头的历程。多年前他去欧洲考察,外方格外“关照”参观路线,关键产品和技术藏着掖着,生怕被中国人“偷”了去。这种落后于人、受制于人的窘迫和羞耻感,在他心中挥之不去。从此,“自立自强,让中国内燃机工业不再仰人鼻息”,成为了谭旭光的“技术信仰”。它也像一颗种子,深深地埋在了每一个潍柴研发人员的心里。
“太难了,不可能”“不靠谱!”“这就是瞎搞!”
面对身边的唱衰之声,这个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项目转眼间变成了“烫手山芋”。而且,前期的技术摸底也给李志杰等人沉重一击,在项目开始的前3年,技术路线不明,零部件设计不符合标准要求等难题,让李志杰的头发熬白了一片。
“那段时间里,每次进行课题汇报时,面对众人质疑的目光,我的内心充满了煎熬,这种情况直到年底,优化方案渐渐清晰后,才有所转变。”
项目开展不顺利时,抱怨难免。“跟你干活太累了”“我们到底行不行啊”……但大家不过是“刀子嘴豆腐心”。当时负责仿真计算的周鹏好几次生病都坚持带病上班,大家心里都知道时间不等人、任务不等人。
年底,新发动机的试验数据达到49.2%。然而,剩下的0.8%却让人极尽煎熬。有的方案理论上有效,一上台架试验,非但没有贡献,反而降低了热效率;有时一连几天不眠不休,只能将热效率提升0.01%,直接被设备误差“吃掉”。绝望的滋味反复折磨着研发人员,有的甚至要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没有一种心无旁骛的专注和‘钉钉子’精神,这个项目根本不可能成功。”王志坚说。
通过对高效低传热燃烧系统、摩擦系统、智控附件、冷却润滑系统以及能量回收开展系统性研究,项目团队创新了协同燃烧技术、协调设计技术、排气能量分配技术、分区润滑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五大专有技术,解决了一系列行业难题。他们以每个0.1%的累加艰难推进,最终获得了历史性突破——潍柴WP13H重型柴油发动机,经国内外权威机构检测认证,其热效率达到50.23%,创下了全球行业新纪录。
年9月16日,济南,镁光灯下,全球首款50%热效率商业化柴油机亮相全世界。在台下,李志杰、窦站成、庞斌、王宝军等在内的20多名工程师心潮澎湃。这是谭旭光特意嘱咐的,一定要让参与研发的核心成员去现场见证。
一时间,掌声、荣誉、艳羡扑面而来。但他们来不及陶醉,脚步没有停歇半刻,很快开始了新一轮“登顶”行动。年新年伊始,潍柴正式发布14个急需攻关的“军令状”科研项目,细分为40多个“揭榜挂帅”单元,配套1.6亿元奖励资金。年内柴油机本体热效率突破51%,就是其中一个项目。
这一轮行动,就是要在“无人区”里蹚新路,在极限值里破极限。年出生的窦站成,主动站出来,揭榜、挂帅、出征!
“我就是要自己逼自己,给自己出难题,生命的大逼迫处才能有非常之功。”
从揭榜到揭榜,从李志杰到窦站成,他们“揭”出了潍柴人的底气、骨气和志气!
不疯魔不成活
极致精神攻克极限技术
“我的心略大于整个宇宙。”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如是说。
“向科技无人区要未来!”潍柴人立下重诺,其凌云壮志可逾山越海。
纵观全球行业,柴油机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热效率不断提升的历史。自年世界第一台柴油机成功面世,历经百年的改造升级与新技术应用,柴油机热效率才从26%提升到当今46%的平均水平。发动机热效率和减排效果就像跷跷板,减排效果越优,热效率越低。在满足排放标准的情况下,从46%再往上,困难重重。行业内,戴姆勒·奔驰、沃尔沃、康明斯这样的国际巨头也在做,但也只是在实验室且附带余热回收装置的情况下开展攻关。潍柴想要推出可商业化、本体达50%热效率的柴油机,简直是个遥不可及的摘星之梦。
但潍柴人义无反顾冲向无人区,这也意味着无人领航、无既定路线,亦无人跟随。如果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度,不可能在茫茫无人区找到出路。年5月份凌晨的一场大火,让窦站成切身感受到了那种穿越无人区的难与孤。
为了推进开发进度,研发团队大胆设定了全新的物理边界。新的方法起到了奇效,试验数据正在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他们满怀希望地着手新一轮台架试验,发动机热效率眼看就要突破50%!胜利在望的关头,突然,台架上高压油管窜油将发动机点着了,一半发动机零部件瞬间被烧毁。
“这一烧,不仅报废了珍贵的特制样件,更是浇灭了所有队员心中的期望,一切又要重新设计、从头开始。”如今窦站成回忆起彼时情景,依旧觉得心痛。从年立项到50%热效率在他们手里呼之欲出,成功与失败瞬间反转,成果化成了灰烬。这可是他和团队的兄弟姐妹,不知熬了多少个日夜的心血之作啊!
经过一番心理缓冲,窦站成首先从低谷走出来,鼓励队员重新振作,他笑着对大家说:“一次着火没什么大不了的,说不定以后我们就真的火起来了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场大火,烧出来了技术的边界,烧出了探索的新方向,把原来不是很清晰的技术路径都“映照”清晰明了了。此后,这台编号“”的样机,带着火烧的斑驳痕迹,陪着窦站成他们一路披荆斩棘、闯关打怪。
窦站成和他的战友们,孜孜矻矻地“站成”了一道风景!
柴油机由几千个零件组成,热效率的提升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一切开创性的知识、极限性的创新,都需要冲破现有的知识体系,大量汲取外部知识。这一点,吕顺深有体会。
在和供应商的一次沟通交流中,吕顺和同事偶然得知了欧美一项应用在航天发动机上的空气动力学的设计理念,他兴奋得不得了,自己查阅无果后,千方百计托远在海外的朋友,几经周折终于得到相关的学术论文。
“供应商就简单提了一个关键词,后来我上外网检索后发现是欧美航天部门在上世纪80年代开发出来的一项技术,之前一直保密,直到近几年才对外发布。”将自己知识的触角延伸到航天航空领域后,他也不放过二级参考文献,通宵达旦研究相关的英语书籍和论文,在抽丝剥茧中求新创变,成功将航空航天技术应用到了商用柴油机领域。
吕顺是一个阳光的85后,同事们给他起“文献狂魔”绰号,是对他那股子“轴”劲儿的由衷敬佩。在潍柴,疯子精神、科研疯子经常被员工念在嘴边,大会小会时时被提及,办公室墙上挂着“把自己逼疯,让客户爽”的标语牌子。他们崇尚“不争第一就是在混”,坚信唯有热爱和痴迷才能成大器、成大业。
在研发任务最繁重的时候,窦站成带领队员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修改了多个设计方案,一天之内开展三轮仿真计算,一轮又一轮地进行着“再读文献—再修改设计—再试验—再分析”的循环。
为实现1%的热效率提升,李志杰将发动机60%以上的零件重新设计,仅在分区润滑和绝热涂层技术两个细分领域就硬“拼”出了几十项专利。
1.5毫秒的时间内喷射到毫克燃油,如何在狭小的空间内使燃油和空气快速充分混合?庞斌博士短短几个月内,改进了数十个方案,进行了多次验证,最终取得了协同燃烧技术的突破。
为了打造高效的气道,吕顺和供应商一次次细抠设计方案,用最原始的工具纯手工制作了上百种模型。
项目冲刺期,系统标定工程师周海磊带领同事苦熬一天一夜,解决了缸盖研磨的关键零部件问题。
……
不疯魔不成活。就这样,他们以极致的勇气、极致的耐力、极致的自信,实现了对极限技术性能的突破。为了那一个个1%的突破,付出了%的努力。
无我忘我
点滴努力功不唐捐
在项目的爬坡过坎期,“具明废寝,昃晷忘餐”是工程师们的常态。他们长期处在高度紧张、全身心投入的状态,甚至到了“无我、忘我”的境界。
认识梁伟的同事都知道他“忘我不忘窦博士,失忆不失热效率”故事。那是年8月份的一个清晨,梁伟骑着自行车上班,满脑子都在考虑着台架试验的选型方案,突然迎面驶来一辆电动车,他下意识地进行躲闪却不慎摔倒,头部恰巧撞到马路牙石,重重摔倒在地后便昏迷过去。等医院,醒来后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我怎么在这里?窦博士交代的任务还没做完,我得赶紧回去,别耽误了试验”。然而,护士询问他的姓名、工作单位、家人情况,他却一脸茫然,完全想不起来。
这次事故导致梁伟头颅下腔蛛网膜出血,出现了短暂失忆的症状。他不记得当天是几月几日,却只记得窦站成博士,记得自己还有重要的研发任务去做。他的忘我精神、敬业态度无不让人动容。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休养,这个90后男生恢复了记忆,重返了岗位,所幸没有留下后遗症。回想起此次经历,不免也会有些许后怕,如果没有遇到好心人及时伸出援手,后果不堪设想。但梁伟不愿深思细究,“一旦你进入那个状态,就会有一种看不见的驱动力驱使着,身不由己。”
因为工作太投入而忘记周遭、忘记家人,“闯了祸”的崔京朋,得到的不是妻子的责怪,而是默默的理解。
崔京朋在项目中主要从事燃烧室设计、排气管优化设计和进排气管路扩压器设计。一天晚上,他在和窦站成进行技术讨论过程中,忽然大喊一声“坏了,我忘了接孩子了”。原来妻子因为临时有事,不得不将接孩子放学的任务交给了他,但他却和同事讨论技术突破点太投入,把妻子的嘱托忘得干干净净,直到晚上8点多才猛然想起。心里一阵恐慌的他立马打电话给学校询问才得知,妻子早已将孩子接回家。回到家后,他还担心妻子会“喷”他一顿,没想到等他的,还是那一如往常热气腾腾的饭菜。
每一个激情奋斗的潍柴人背后,都有一个善良、无私的妻子/丈夫在默默支持着,一个包容、明理的家庭在默默奉献着。知道他太忙,家庭的重担我来挑;知道他在做于企业于国家有益的事,那我们就同气连枝、与有荣焉……
“咱们国家的氢弹、原子弹为什么间隔那么短时间就能搞出来,都是大家夜以继日拼出来的。”窦站成经常鼓励队员。到了项目的关键节点期,团队采取了三班倒,但窦站成选择一直和队员战斗在试验一线,好几次一待就是48个小时,如果不是身边的同事硬把他“拽”出来休整,他全然不知“今夕是何年”。
时任潍柴动力发动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的郭圣刚看到他,吓了一跳,几天靠在试验室里,不休不眠,窦站成胡子拉碴像个野人。
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忘我开发,这样的事例在团队中数不胜数。为了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潍柴高热效率柴油机开发团队彰显出了非同一般的团队定力和魄力。他们忘却自我、牺牲小家,只为达到心中的崇高理想,实现那看似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我们的项目成员办公桌下,除了一摞摞资料,几乎每人一张用于加班熬通宵的行军床。实现50%的突破,不是我们的装备有多先进,积淀有多深,归根结底胜在了人,胜在了精神!”项目“主帅”王志坚这样总结道。
铁娘子不让须眉
那是一抹最美的“红霞”
在人们印象中,制造业是巨大的、冰冷的、灰调的,这里通常是男性的角斗场。但在潍柴,中国动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冲向世界最高峰的征程中,总少不了女性坚韧的身影。
田红霞,高热效率柴油机项目的“元老级”工程师。年出生的她,因为专业对口,2年大学本科毕业后,从河南南阳老家来到了潍柴,一干就是20年,她经常自嘲是研究院的“老阿姨”。田红霞一直坚持在台架试验一线,二十年如一日地热爱和坚守,年轻的同事们对她非常佩服。
“项目最初不被人看好,一路走来,我尝遍了其中的酸甜苦辣。”项目开始之初,田红霞作为项目经理助理,身兼数职,从项目方案讨论制订、台架资源协调到试验样件采购准备、台架性能试验,都能看到她风风火火的身影。
年项目进入了攻关期,恰在此时田红霞发现自己怀孕了。作为一名高龄产妇,医生让她平时多注意休息,养好身体,警惕高龄产妇各类并发症。虽然她口头上答应了,但试验进度又让她时刻牵挂着。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孕妇提出特殊照顾,每天下班回到家都是晚上10点多,早上一睁开眼就又奔向台架。领导和同事都劝她悠着点,但她总是嘿嘿一笑:“我和孩子都壮实着呢!”
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腹中越来越大的胎儿,不断消耗着田红霞的能量,她的身体逐渐不能支撑。一天在台架上试验时,田红霞突然觉得腹痛难忍。虽然还没到预产期,但担心出意外,在家人的陪同下,医院。医生检查后说需要紧急进行剖腹产手术。谁成想,孩子只在母亲肚子里待了7个月就出生了。
宝宝在保温箱里又住了两个月,她看起来是那么的弱小,但又那么的充满生命力。身边的亲友、同事对母女俩心疼不已,田红霞却十分乐观:看,小宝宝也迫不及待出来,要亲眼看看妈妈开发的50%热效率发动机。
眼看项目就要到冲刺阶段了,接手的工程师经验还不足,田红霞毅然结束产假提前回到工作岗位。研究院的领导对她说:孩子还这么小,你应该在家多照顾呀。田红霞却回答:“孩子有爷爷奶奶照顾,台架试验我放心不下,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来现场盯着。在我的眼里,50%热效率发动机也是自己孕育的‘宝宝’,手心手背都是肉。”
巾帼何须让须眉,敢同日月争光辉!发动机高热效率技术研发是世界级行业难题,越往上走越困难。这名年轻的妈妈,没有胆怯,勇敢地捅破天花板。“挑战极限是一种愉悦,高热效率的开发过程就是人生成长历练的过程。以前,领导提出新目标,或者行业发布变革性新技术,我们的下意识是害怕,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到。项目成功带给我最大的变化就是变强大了、变自信了,对我们理论和方案的自信,对团队和精神的自信。”
李俊琦和王迎迎是项目组的两名年轻女将,分别负责高热效率发动机的排气系统设计和凸轮轴优化、增压器匹配。穿越技术迷惘期,找到技术新路径,那种成就感带来的自信感,是她们不约而同提到的。“我们的本体机本身就很优秀,技术非常先进,要突破50%热效率,就要不断拓宽技术边界,优秀之上更优秀,我们竟然做到了!”
目前,女工程师在潍柴研发系统占比达23%。除了高热效率发动机项目,许多女工程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出了不亚于男性工程师的成就。
刘晓芳,潍柴T9国六柴油机开发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攻关期,她不慎双脚踝骨折,韧带损伤。手术后,为尽快推进进度,她拄着拐杖就来上班。在她的激励带动下,项目得以大踏步迈进。
蔺玉婷,挂帅农机项目后,10个月内就完成了WP3.2、WP4.1、WP4.6N等5个产品项目的设计、性能开发、机械开发、整车标定等工作。
85后的董朵,娇小的身材蕴藏着大大的能量,带起项目干练不留情。年,她领着一支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团队,打破传统研发模式,极大压缩研发周期,短短8个月时间就让潍柴新一代国六高端柴油机WP7H从实验室“走”向市场。“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我觉得在潍柴工作,岁月是把美工刀,让我变得越来越自信。”
采访中,笔者看到田红霞和几个女工程师都装扮简朴大方。潍柴集团工会副主席刘楠楠说,我们的员工都非常朴素、朴实,大部分女工程师们不爱红妆爱科研,她们把心思都放在了打磨机器上。
万般浓妆艳抹,不如才华傍身气自华。因强大的自信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就是最好的化妆品,她们就是中国动力那一抹最美的“红霞”!
后记:
为何是潍柴?
青春发动机的动力源在哪里?
众多国外知名车企、供应商“抱团”都未能突破的天花板,从50%到51%,这群青年工程师连续打破了世界纪录。为何是潍柴?这台“青春发动机”的动力源在哪里?
——底气。76年厚积薄发,潍柴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柴油机集群,打造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工业装备集团,从全球首创动力总成商业模式到突破50%热效率,从全系列全领域高端动力到六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20多年高歌猛进的“潍柴速度”“潍柴奇迹”,就是他们最大的底气!
——骨气。曾几何时,潍柴刚从濒临破产的低谷中走出来,一家国际巨头欲收购之。潍柴一口回绝:民族品牌必须坚持独立发展的主导地位,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志气。“不敢到深水区、无人区扑腾,永远只能跟着别人跑。全球高科技产业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我们必须自立自强,以更大的智慧能力,承担起守住国门的历史担当!”这是潍柴的担当,也是全体潍柴科技工作者的时代呐喊。
涵养这些气质的,是潍柴的生龙活虎、生机勃勃的生态,或可谓:浩然正气。
在这里,“英雄不问出处,谁有本事谁上”,没有级别、学历、资历的束缚。
在这里,高压力、高贡献、高收入,干多少事拿多少钱,上不封顶。
在这里,从传统业务到新业态新科技,孵化出了一个个科技公司,打造了一个个创新特区,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科研人员正为梦想而疯狂。
“潍柴连续几年拿出1亿元重奖科技人才,个人最高奖金达0万元;科研人员收入是管理人员2倍以上;对博士人才实行‘导师带徒’制,公司高管做他们的文化生活导师;设置潍柴科学家、潍柴青年科学家序列,让他们享受总裁、副总裁级待遇……”
王志坚如数家珍般介绍潍柴对科研人员的优待,在他的叙述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未来,听到了“国之引擎”潍柴动力声震全球科技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