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话机 >> 电话机发展 >> 江都红色电波永不消逝
徐乐飞早年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扬州网讯(记者孟俭)5月17日是“世界电信日”,在江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红色电信纪念馆正在筹建。从小听母亲讲红色故事的徐乐飞,从事电信工作42年,正在参与纪念馆创办工作。
徐乐飞说,母亲原是当地邮电系统的一名报务员、保密员,年退休前夕,母亲还荣获了原邮电部颁发的“献身邮电30/35周年”金质奖章一枚。
年,徐乐飞在母亲的影响下也进入邮电系统,从此和电信业有了42年的交集。
“当时的电报技术落后,业务必须过硬,涉及水文水情的电报,要随到随发。”徐乐飞说,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固定电话经历了人工电话、半自动电话、全自动程控电话三个发展阶段,母亲和他两代人都经历了。
那时的话务员要同时做好几件事:眼睛盯着话单、耳朵听着客户讲话、嘴里和客户答话、手里还要拔插电话线。在电话还没有自动交换设备的年代里,人工转接电话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滴答、滴滴答、滴滴滴答答……”徐乐飞说,多年来,红色经典影片中的发报镜头总是萦绕在他的脑海中。在人们心目中,从事这项工作的报务员也有着神秘色彩。
徐乐飞说,今年他将退休,他和一些电信志愿者们正在筹办红色电信纪念馆,馆中将摆放向社会征集而来的不同时期报务员、话务员珍贵历史文献图片和资料,以及工作日记、邮电标志、电码本、电话号码簿、旧式电话机、发报机等。
“希望纪念馆的老物件能让人们重温和铭记那些珍贵的历史瞬间。”徐乐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