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机

党的第一部电台诞生记红色电波源起上海滩

发布时间:2022/10/11 20:44:53   

制图:IT时报冯诚杰

30秒快读

1、你知道党的红色通信是从哪里起步的?我党第一座电台诞生在上海。

谁造出了我党第一台无线电收发报机?他就是第一座秘密电台创始人李强。

2、建党百年之际,《IT时报》记者遍访上海红色通信之地,探寻第一座电台、第一个无线电培训班、第一套密码......我们开设“石库门里的红色通信”专栏,每周更新,记录上海百年红色通信故事。

开篇语

上海,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地,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始发地。

年,在兴业路一幢石库门房子里,13位代表齐聚一间小会议室内,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天辟地的历史伟业由此开启,从这里点燃的星星之火改变了中华民族前途命运。

上海,也是红色通信起源地,党的通信事业从上海起步。

年,在延安西路一幢石库门房子里,中共中央第一座无线电台建立,随后,第一个无线电培训班开设,第一部密码被编制,第一个秘密“电台工厂”成立。

红色电波横空出世,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顺风耳、千里眼”,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无数共产党人用智慧、忠贞、牺牲,让红色电波永不消失,而且传播得更广、更强,迎来最终胜利。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之际,本报开设“石库门里的红色通信”专栏。我们将开启上海红色通信之旅,寻访发生在上海的红色通信故事,回望通信战士奋斗过的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

寻访第1站:中共中央第一座电台

大西路福康里(现延安西路弄9号)

01:05

延安西路,上海著名通行主干道,高架路上下车来车往,两旁街道人潮熙熙,展现出这座大都市的澎湃活力。

延安西路弄,位于镇宁路东面的圆明讲堂外,伫立着一块碑,上面写着“中共中央第一座无线电台遗址”几个大字,似乎在静静告诉人们这里曾经发生过很不平凡的故事。这里便是红色无线电通信的起源地。

时光倒回近百年前,年秋冬季,距离“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过去两年,上海被白色恐怖深深笼罩。就在这时,从大西路福康里的一幢三层楼石库门房子传出第一道红色无线电波,它划破了夜空,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从此,位于上海的党中央开始拥有自己的电台,加强对各红色区域和各地党组织的领导。

可以说,这是“我党通信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革命”,推动当时处于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革命走出低谷,更是推动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到来。

李强,我党第一部无线电收发报机的研制者和第一部秘密电台创始人之一,当时只有24岁。

年,他在上海研制了第一部电台;20年后,年,他从上海石库门来到北京天安门。国庆大典上,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声通过电波传遍全世界,留下了震动寰宇的时代强音。那一刻,作为无线电专家和首任广播事业局局长的李强,成功完成了开国大典现场扩音及实况转播的重要任务。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红色电波的日益强大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新纪元的开启。

01

黑云压城之时

周恩来向他布置任务

年春夏,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继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汪精卫在武汉与共产党决裂,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大逮捕、大屠杀。

至此,由国共两党合作发动的大革命宣告失败。黑云压城,血流成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此情形下,迫切需要召开一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对关系革命成败的重大问题进行商讨解决。

年6月至7月间,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国外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因为国内白色恐怖严重,无法保障会议安全召开。

“六大”也是我党历史上形成文件和决定最多的一次代表大会,其中一个决定就是:建立无线电台,加强上海党中央和各根据地的通信联络。

当时,上海党中央与各红军根据地的联络极为艰难,依靠秘密交通员一站站传递信息,往返一次往往需要两个月时间,不仅费时,而且不安全。落后的通信方式,无法支撑革命发展需求。

年10月,从莫斯科开完“六大”会议的周恩来回到上海,一天深夜,他来到中央特科四科科长李强家中。

中央特科是我党安全保卫及情报机构,战斗力强悍,极富传奇色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尽管我党遭受一次又一次重大挫折,但是在中央特科的保护下,中共中央始终安然无恙。四科是交通科,负责交通联络,作为中央特科负责人,周恩来经常与四科科长李强见面,李强的家也成为周恩来许多隐蔽住处中的一个。

这天深夜,周恩来向李强布置了中央建立无线电台的任务。“周恩来同志亲自布置了要我自学、自装无线电台的任务”,李强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写道。

那时,李强并没有接触过无线电。“我父亲在学校学的是土木工程,无线电收发报机从来没有见过,所以困难不少。”李强的儿子李延明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周恩来同志就说,你是学理工科的,数理化基础比较好,英文也不错。你脑子好使,动手能力强,你就干吧。有什么难处找我,我会帮助你的。”

于是,李强有了新的使命。此后的半年时间中,李强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电台研制当中,这一切需要从头学起,而且只能悄悄进行。

02

尽显“学霸”本色

自制收发报机

4月2日,记者驱车来到江苏常熟虞山脚下,这里是李强的出生地。古城的“母亲河”琴川河涓涓流淌,河两旁的白墙黑瓦、流水人家,散发出江南水乡的魅力。在琴川河一侧的通江路,中共常熟党史馆暨李强革命历程展示馆坐落于此。

谁是中国共产党的“鲁班”?

年,李强(原名曾培洪)出生在常熟名门望族曾氏。在李强出生这一年,他的堂叔曾朴正开始创作晚晴四大谴责小说《孽海花》,而在遥远的东京,孙中山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李强从小就对新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学习成绩极好。年,李强进入上海南洋路矿学校中学部读书,学校采取双语式教学。毕业时,李强获得中英文两张毕业证书。当时凭着英文毕业证可以直接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就读,但李强没去,而是继续在本校大学部深造,攻读土木工程专业。

周恩来身边不乏才干的助手,而像李强这样曾就读于工科院校的高才生却不多见。李强的自学自研能力和动手能力极强,还有成功案例在前,所以当中共中央决定创建秘密电台时,周恩来想到的不二人选就是李强。

这个之前的“成功案例”是,李强曾研制出炸药和手榴弹。事情发生在年夏至年春,李强受上海工人武装起义负责人罗亦农指示,为武装起义筹备武器弹药。由于炸药和手榴弹很难买到,李强决定自己研制。

“我到书店里买了几本英文版的制作弹药的书籍,又在旧书摊上买了兵工方面的参考书,自己学习研究,弄懂了以后,按照书上讲的方法去制作。”李强后来回忆说。李强由此成为中共军工第一人,也为后来在延安领导军工生产埋下了伏笔。

年接受创建秘密电台的任务后,李强又一次开始了自研的历程,因为当时白色恐怖之下,市面上根本买不到收发报机,只有自己研制。

李强再次展现出“学霸”能力,他废寝忘食阅读《无线电基本原理》等英文杂志和书籍,快速积累无线电方面的理论知识。李强还通过商界朋友,从当时的亚美无线电公司购置无线电器材工具以及线路图样,从专门生产收发报机的大华仪器公司“借”出无线电收发报机,连夜进行拆解、研究,画出草图,据此购买零件。有的零件市面上买不到,比如紫铜线圈,李强就自己动手做。

延安中路号,新中国成立前绍敦电机公司在这三层楼的大厦里办公,其中就隐藏了李强加工和制作电台零件的车间,有车钳洗刨等机床。

凭着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扎实的物理知识和超强的动手能力,年春末,李强终于研制成功我党历史上第一部收发报机。当周恩来得知此消息后,非常高兴,编写了我党历史上第一套密码,也就是“豪密”。

03

设立秘密电台

革命发展猛虎添翼

在周恩来向李强布置研发收发报机、组建秘密电台任务的同一时间,另一人也接到了周恩来下达的命令,学习无线电通信技术。这人就是张沈川。

为此,李强很快找到张沈川,将他调入中央特科四科。由此,我党无线电通信最早组合形成,李强负责电台研制和机务工作,张沈川负责报务,两人成为我党无线电台的创始人。

年秋,党组织在上海英租界的大西路福康里9号租赁了一幢石库门三层楼房,作为秘密电台的台址。入住这里的男主人便是张沈川,“女主人”是刚从苏联学习回国的蒲秋潮,为了工作他们扮作夫妻出双入对。

当时,上海有业余无线电台在活动,比如商行方面报道市场信息、气象预报信息。夜深人静的时候,张沈川就使用李强研发的收发报机,利用业余无线电台的呼号进行呼叫,以此来练习。就这样,我党的第一座地下无线电台建立起来了。

但是,只有一座电台无法进行无线电通信。

新中国成立后,李强曾多次回到上海的福康里。他曾问过身边工作人员一个问题:“上海是离江西近,还是离香港近?”

从空间距离来说,自然是离江西更近。但当年白色恐怖之下,从上海去香港比去江西苏区以及一些南方苏区要容易。

于是,党组织选定在香港建立第二部电台,加强上海党中央和江西中央苏区以及南方红色根据地的联系。李强又一次承担了重任。

“为了在香港建立电台,李强先后两次赴港。第一次,他独立成行,主要是看地方选房子,最终选定九龙弥敦道的一栋四层楼中式老房子。第二次,他带着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个报务员黄尚英,打扮成富商模样,将两只带有收发报机的大铁皮箱子带到香港。”李强革命历程展示馆工作人员凌燕介绍道。

在李强革命历程展示馆,一只大铁皮箱静静躺在陈列柜上,即使现在看起来,仍然很坚固,90多年前更是时髦潮品,当时李强就是用它将电台从上海带到香港。

年1月初,沪、港两地电台成功进行通报,在上海的张沈川和在香港的报务员黄尚英在电键上互相祝贺通报成功。

上海党中央和香港南方局之间成功实现无线电通信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开创了我党通信工作的新局面。李强在回忆文章里称“这是我党通信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革命”。

沪港电台通报的第一条重要消息是“广西百色起义成功了!”这是邓小平年底离开上海到广西的途中,经过香港,与李强当面约定好呼号、波长和联络时间。百色起义成功后,由于广西的电台功率太小,无法直接和上海通报,所以通过香港台进行了中转。

在香港建好电台后,李强回到上海,并带回两台功率10瓦、可手摇发电的电台。后来,这两台电台被送到江西中央苏区,但是因为功率太小,中央苏区和上海党中央一直没有联系上。直到年,红军缴获了一部瓦功率电台后,中央苏区和上海党中央终于建立起无线电通信,从此中国革命发展犹如猛虎添翼。

04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

见证时代新纪元

红色电波从上海石库门中发出,使中国共产党从早期交通员人力通信的方式,跨越到20世纪初先进的无线电通信方式。

在年至年间,国共双方在上海的地下情报战争中,李强是极其重要的人物,他不仅研制和创建了中共第一座无线电台,在沪港之间实现无线电通信,而且是我党最早的一批无线电教员,创办培训班为我党培养无线电通信人才。

而且,枪法很准的李强屡次参加中央特科组织的营救、锄奸行动。当时上海滩街头,留下了他和陈赓等人惩处叛徒的身影,书写着中央特科的传奇故事。

年春天,因为顾顺章叛变,上海党中央机关被迫撤离,不少人撤往苏区,在周恩来的特意安排下,李强前往苏联进行工作和深造,这使得李强后来的革命轨迹与众不同。

到了苏联之后,李强如饥似渴地学习和钻研,在原来掌握的中文和英文基础上,他又学会了俄语和德语,并迅速成为无线电领域的顶级专家。

年,李强用英文发表了无线电科学论文《发信菱形天线》,在苏联无线电界引起震动,李强因此被苏联政府提升为研究员,是苏联七位顶级无线电专家之一,名字被收入苏联百科词典之中。这项研究成果被命名为“李强公式”。

年,因“发信菱形天线”的理论研究成果,李强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后来改称院士),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院士部长之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强从苏联辗转回国,来到延安,主持中央军委军事工业局的全面工作,他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组织领导能力都得到充分施展。在李强的主持下,生产出陕甘宁边区第一支步枪,办起了延安第一座炼铁厂,还开展火炮研究等。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年,李强被授予“边区特等劳动模范”光荣称号,毛主席为其亲笔题词“坚持到底,为李强同志书”。

年底,李强又一次和他钟爱的无线电事业走到了一起,任中央军委电讯总局副局长。年,他在河北井陉县领导建造了大功率广播发射台,这是“李强公式”第一次在我国投入使用。电台建立的半年间,革命胜利捷报通过这个战时电台及时播出,极大鼓舞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堪称中国革命历程中的“功勋电台”。

跟随解放军胜利前进的号角,李强步履匆匆。年4月,在南京解放后的第4天,他赶到这里接收国民党中央电台。6月初,李强又来到上海,负责电信接管工作,这距离他年从上海撤退已经过去了18年。李强来不及感慨,因为仅过了一个月,他又要离开这座战斗多年的熟悉都市,进入古城北平,建立起国家电台。

年10月1日,承担现场扩音及实况转播任务的李强站在天安门城楼,聆听毛主席向全国、全世界做出的庄严宣告,这是一个民族从此站起来的宣言。

这个时代强音,与过往的电波声相汇合。从上海石库门到延安窑洞,再到北京天安门,红色电波越来越强劲,最终震动寰宇。

作者/IT时报记者钱立富

编辑/郝俊慧

排版/冯诚杰

图片/IT时报冯诚杰

视频/冯诚杰李丹琦王昕

来源/《IT时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1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