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机

镜子与电话有什么关联它们为什么能够相生相

发布时间:2025/4/27 12:10:35   
北京中科医院公益抗白无止境 https://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笔者虽然是铁杆老电话迷,但有时也会找来一些表现老电话的老物件装饰其中。比如现在要讲的这一面上世纪50年代的老镜子(见下图),就因符合以上要求,就被笔者“重金”买来,并悬挂在寒舍——“德律风小屋”醒目的位置上。还别说,老镜子与电话共居一室并不突兀,还挺和谐般配。这是巧合吗?显然不是,其中一定存在着什么必然联系。直到读了讲镜子发展沿革的资料,笔者才从中找到了镜子与电话之所以能够相生相伴的原因——它们的经历极其相似。首先,二者都来自海外。其次,二者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年,德国化学家莱比格发明化学镀银法,使镜子的应用得以普及。年,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了磁石电话机,使电话走上实用之路。再次,二者先后来到中国,镜子是在明代,电话则是晚清时期。最后,二者不但克服了水土不服的问题,还成为中国时尚文化的引领者。以镜子来讲,可谓一物多用。它既可以当镜子用,又可做相框摆放相片,特别是加上衬纸后还可以用来装饰房间,镜子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顺风顺水。电话由于价格高昂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在中国的发展缓慢了许多,但其神奇的通话功能依然受到民众追捧。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把电话印到衬纸上,挂在家中墙上,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为清末民初,整个中国才有多个电话用户,还多集中于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等一线城市,根本无法满足民众近距离接触电话的需求。走笔至此,笔者茅塞顿开,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笔者的小文题目也有了,就叫“以史为镜”。如果本文到此结束,似乎缺失了点啥。没错,就是对该镜衬纸画作者的介绍。此画作者为金肇芳(年至年),安徽人,现代女画家,以商业绘画(月份牌、广告画)、宣传画见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曾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画片出版社特约画家。年是金肇芳逝世50周年,正好以此文作纪念。文章来源:《中国收藏》年12月刊《以史为镜》作者:张大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5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