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话机 >> 电话机资源 >> 那些身陷消费贷的年轻人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年第50期,原文标题《那些身陷消费贷的年轻人》,严禁私自转载,侵权必究
入不敷出的第一步是借贷,紧接着是“以贷养贷”,它就像破布上的洞,只会越来越大,也像沼泽地,一旦陷入,越挣扎,很可能会越陷越深。
记者/驳静
10月3日,某品牌在武汉的展览,两位年轻女士在展览前自拍
杨慈,美好生活
要问杨慈钱都花在哪儿了,她也感到很头痛。她在豆瓣上看别人讲负债的帖子,一五一十,一套贵的写真,一件奢侈品,钱起码有大的去向,可她看自己手机上的订单,都很零碎,“没买什么大件儿啊,都特别日常”。
杨慈今年24岁,“杭漂”,毕业三年,月薪元,仍在负债中。她借的第一个网贷,是小米贷款。她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栏里输入“网贷”,“小米贷款”排位挺靠前,“当时挺意外,小米也能借贷,对这个品牌又比较信任”。展示在杨慈眼前的3万多元额度,她都贷出来了,还掉一笔为学历升值交的2万多元学费后,还剩几千,本来想着留给下个月还别的贷款,“但钱在手里留不住,一直花花花,等到下个月才发现,啊,又要还很多钱”。
说是“不知道花哪儿了”,但仔细问,她还是能讲出来钱款的去处。“可能我租的房子不贵,但我还是要把它装饰得特别好。比如抱枕一个就多块,我要买4个;地毯多块,明明有凳子,但我要扔掉丑的,重新买一个好看的;烧水壶几十块也能用,可我要买那种好看的多的。好看排第一位。”
工作日,早饭在公司楼下的星巴克买杯咖啡,或者去麦当劳吃早餐,中午基本要吃七八十,有时会更贵,吃碗蟹黄面就得近百,间或还会光顾日料店。有时下午还要去甜品店,一块小蛋糕花去三四十,一天下来光是吃,就要花去二三百。如果每个工作日都这样吃,实际是超过月收入的,但杨慈不愿放弃这些,甚至她选择这份工作,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个园区的“应有尽有”。她说现在这个公司特别让她高兴的是楼下有花店,不用出园区的门,就有电影院,有健身房、咖啡馆,还有按摩店。“好像我特别依赖这些东西。比如我现在负债累累了,但还是会买花回家。有时候我都特别恨我自己,但又觉得好像没了这些就活不下去。”她说,“我也不后悔,我就是特别恨自己。”
我于是问:“那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还会买吗?”她想了想说:“会的,因为我压根没意识到这是一种错误。不管别人怎么说,说这种东西又不是实用性的,不买就不买了,电影不看就不看了,但我有时觉得这才是对我来说实用的东西,这才是生活必需品。”
杨慈的观点并不新奇,甚至,我感到非常熟悉。或许在某个鼓吹消费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