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话机 >> 电话机发展 >> 阿里巴巴赶工研发抗疫机器人支援前线
阿里巴巴旗下的研究单位达摩院,在春节尚未开工时,就运用旗下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及自然语音合成技术,打造出一款「智能疫情机器人」。
这个机器人能够理解人类语言,带来接近真人沟通的体验,同时还能精准处理方言识别、多轮对话等难题。这个机器人可以拨打、接听电话,协助中国的防疫人员追踪不同地区的市民状况。
阿里巴巴打造机器人,协助防疫人员追踪疫情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扩散,各地都在积极加强防疫措施,并进行地毯式的疫情调查。因此,防疫人员面临巨大的工作量。
为解决这个问题,阿里巴巴达摩院的工程师团队在新春期间拼命赶工,让「智能疫情机器人」在1月27日大年初三面世,支缓前线人力不足问题。
也就是说,这个机器人同时可以接电话,为市民提供疫情咨询和问诊服务,以及提供免费防疫的资讯。同时,「智能疫情机器人」也具备自动对外拨打电话的功能,通过拨打电话查询疫情和调查防疫工作。
「智能疫情机器人」拨出电话前,会先归类对方是否重点地区相关人员、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利用即时大数据分析,判断对话及对方情况;并透过系统,智慧判断所属类别,并自动将通话者的回应内容填入登记表中。
机器人上线1个月有成,4小时解决人力半个月的工作量
在过去1个月中,「智能疫情机器人」已在中国27个省份共40座城市,拨打约万次协助调查疫情的电话,同时提供多万人次的在线咨询服务。
同时身兼「智能疫情机器人」专案负责人的阿里巴巴达摩院资深总监赵昆说明,不同地区可以依照需求设置人机对话流程。像是在武汉,机器人会询问市民家中人口的数目、有没有就医的需要;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周家渡,机器人能通知居民购买口罩。
举例而言,在2月15日时,「智能疫情机器人」就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启动第一轮的主动拨打电话。当天,「智能疫情机器人」大约拨出16.8万个通话,询问在地市民是否居住该区、是否有发烧不适症状、是否是从外地返回开工等等问题,并再把答案纪录到系统之中。
「机器人大幅缩短收集资讯的时间,做到每分钟可拨打通电话,若将16.8万份数据交由人工分析预计需时半个月,但机器人处理只需约4小时,」沙坪坝区主任刘毅表示。
除了阿里巴巴之外,中国新创云知声也打造了一款智能防疫机器人。功能与阿里巴巴类似,都是透过语音识别、语义理解技术,让机器人自动拨打电话确认疫情。
据了解,云知声的智能防疫机器人在一天10小时之内,可以拨打2万5千通电话。这个系统目前也已经运用在北京海淀区西三旗街道、上海徐汇区、厦门湖里区金山街道、泉州安溪县、三明尤溪县等多个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