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话机 >> 电话机发展 >> 40亿个骚扰电话,智能外呼机器人荣登
AI“误入歧途”。
一天拨出个电话;
一年拨出超40亿个电话;
设备日活跃量台;
在使用设备数量3万台;
……
这些数据来源于刚刚落幕的晚会,而被曝光的主体则是基于AI技术所研发的“外呼机器人”以及“探针盒子”,它们就是现如今骚扰电话的“元凶”。
其中,包括中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易龙芯科人工智能有限公司、智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秒嘀科技等在内的多家公司均被点名。而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相关企业均为高新企业,融资金额动辄逾千万。其中,璧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新三板上市,股东中有著名的公关公司--蓝色光标。
就在曝光之后不久,其中所涉及的多家公司也纷纷对外发表声明,很好地彰显了公关的效率和速度。
你知道吗?给你打电话的不是“人”
什么是外呼机器人?简单来讲,就是那些会主动向用户拨打电话进行推销等目的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属于“智能客服”的一种。
为什么会诞生这种产品?因为企业有“刚需”。众所周知,人力成本正在渐渐提升,就“电话营销”这类工作,企业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招不起人,更是面临招不到人。这时候,AI的出现给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尤其是那些重度依赖电话营销的行业,诸如地产、借贷等等。
在传统电话营销模式中,企业一般会雇佣人类客服来不断对外拨打电话。
此前,镁客网曾采访过一家从事外呼机器人业务的AI创企,其创始人此前从事房地产行业,为了做营销,他们往往会雇佣几百个电话营销人员,每个月仅工资支出就需要多万元。作为对比,一个外呼机器人往往能够替代至少3个电话业务员。
相比于人类业务员,外呼机器人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这些很好地满足了那些身陷“招工困难”的企业的需求。
此外,借助于背后的大数据分析、AI技术,外呼机器人不仅能够以自然的交互方式与用户进行以营销为目的的通话,更能依据不同领域、不同情景展开针对性的“销售套路”,帮助企业省去一大笔费用。
如此省心省事,也不难怪外呼机器人能够在B端市场受到如此大的欢迎。
百米之内,用户信息泄漏无余
以往,我们都说之所以会接到骚扰电话是因为电话号码被贩卖?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非也。晚会现场就曝光了一种被叫做“探针盒子”的设备,能够打通线上线下场景,让企业做到实时捕捉周边人群的电话号码,继而采取下一步的电话营销。
在曝光视频中,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当用户开启手机的局域网,便会向周围发出寻找WiFi的信号,一旦“探针盒子”识别捕捉到该信号,即能够获取手机的MAC地址,继而最终将之转化为手机号码,便于进行下一步的电话营销环节。
这种操作也就意味着,即使用户的手机号码没有被贩卖,在某些场所中依旧难逃电话营销的骚扰。
而令人心惊的是,所谓的“探针盒子”不仅仅能够将手机MAC地址转化为手机号码,更能继续深度挖掘用户信息。就在视频中,一家名为“财神兄弟”的公司为记者演示了“探针盒子”挖掘用户信息的过程,他们的产品在82.5-90米的距离内捕捉到了一段MAC地址,在将这段数据与后台大数据系统机型匹配之后,关于这位机主的部分信息一览无余,包括性别、年龄、收入、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新老客属性等等。
基于这些信息,这些公司便能够精准勾勒出用户画像,进而进行精准广告推送等营销行为。
从视频中来看,之所以“探针盒子”能够获取这些信息,也是因为用户使用APP的缘故,后者在被安装和使用的时候会要求用户签署服务协议、授权访问权限等等,这之后产生的数据都将成为商户牟利的基础。
在B端客户群体中,这种“探针盒子”非常受欢迎。这方面,萨摩耶公司表示他们这类产品的日活跃量至少,甚至超万,而璧合科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处于使用状态的设备已经达到了3万多台。这些盒子多被放在超市、便利店、商场等场所。
政策开始收紧,它们的未来还好吗?
从本质来讲,不管是外呼机器人,亦或是“探针盒子”,这些均是企业为营销目的而研发的高科技产品。只是在最终落地上,再高端、再先进的技术产品也沦为了“披着AI外衣的骚扰电话”。
以往,人们对这种“骚扰电话”虽然不胜其烦,但是也无可奈何。虽行业内有所监管,但是依旧是杯水车薪。
而就在去年7月30日,针对屡禁不止的骚扰电话,工信部联合13个部门下发了《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要在年7月至年12月期间联合整治骚扰电话产业链,定期进行归类和公示。此次整治方案的重点是实现商业营销类电话规范拨打、恶意骚扰和违法犯罪类电话明显减少的目标,营造良好的通信环境。
对于外呼机器人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一旦政策监管实现收紧,他们的业务将面临极大的缩减和损失。
至于“探针盒子”,从某种层面而言,这属于“侵犯用户个人隐私”,属于一种灰色产业,甚至是违法的。显然,这类设备提供商也是心有自知之明。
在曝光视频的最后,来自声牙科技的李经理表示,“如果明年(年)曝出来,那之后就要开始查了,如果不曝出来,那还能用到一年左右。”
一旦这一产业遭到调查,届时受到波及的将不仅仅是设备提供商,甚至还包括一些基于这些设备提供大数据服务的技术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产业背后的“灰色产业链”并不是AI的原罪。这方面,AI相当于一张白纸,就看执笔的人如何描绘色彩。